10月18日,第十三届北京国际摄影周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,我校摄影摄像技术专业2025届毕业生李珊珊作为“丝路国家青少年国际摄影大展‘三十佳’”作品获奖者,受邀参加颁奖典礼,并在“丝路国家青少年影像文化交流研讨会”上分享作品《无法愈合的伤痕——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幸存者肖像》。

北京国际摄影周由中国艺术摄影学会、中国摄影家协会、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共同主办,本届摄影周以“影像:文明·新质”为学术主题,展出了来自26个国家摄影师的近5000件作品,旨在通过影像承载文明记忆、推动文化创新。

“丝路国家青少年国际摄影大展”是北京国际摄影周重要展览之一,是首个以8岁至25岁青少年参与为主,面向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打造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,旨在让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借助手中的相机,记录自己的家园和生活,通过影像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。
本届摄影大展共收到17个国家青少年的摄影作品,李珊珊耗时两年采访记录的“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幸存者肖像”,用真实、细腻的影像语言定格细菌战带给受害者的历史伤痛,获得“三十佳”作品(根据投稿者年龄段分为A组(8-12岁)、B组(13-18岁)、C组(19-25岁),每个组别从获奖作品中各评选出“十佳”作品,为大展最高奖)。

在10月19日举行的“丝路国家青少年影像文化交流研讨会”上,李珊珊受邀上台,结合创作背景详细阐述了作品的拍摄初衷与创作过程,以青春视角为历史题材影像创作与跨文化跨国界交流注入新力量。观展期间,李珊珊还与各国青少年创作者、摄影领域专家交流创作心得与拍摄技巧,在多元文化碰撞中拓宽国际视野。
|  |  | 


